以單開間的木制古建牌樓為例,它的基本形式和結構是用兩根木柱子立于地面,下部用夾桿石夾住,石外用鐵箍相圍。古建牌樓制作立柱上安放橫枋將左右兩根立柱連為一體,組成一副門框,橫枋上安屋頂。木制古建牌樓的屋頂雖小,但也像房屋建筑一樣有廡殿、歇山、懸山等各種形式之分。
因為屋頂?shù)闹亓咳菀自斐膳茦钦w的不穩(wěn)定,所以有時在立柱前后加了兩根戧木斜撐于地面,在屋頂下的挑檐枋和橫梁之間加設鐵制的梃鉤,以保持屋頂部分的穩(wěn)定。木制古建牌樓的大小以開間的多少、立柱的高低為標準。
兩柱單開間的牌樓上可以安一層屋頂,也可以安兩層屋頂,甚至左右并列三座屋頂,所以在開間、柱子高低相同的情況下,又以屋頂?shù)亩嗌贈Q定牌樓的講究程度。牌樓的屋頂又稱“樓”,所以單開間的牌樓有一樓、二樓、三樓的區(qū)分,四柱三開間的牌樓也有三樓、五樓和七樓的區(qū)別,在各地現(xiàn)存的牌樓中以六柱五開間較大。
一座牌樓,只要決定用什么材料,定出開間數(shù)和樓頂數(shù),那么整座牌樓的開間寬度、柱子、梁枋和屋頂?shù)母叨染投加辛艘欢ǖ某叽?,工匠即?jù)此去備料與制造。這種算例的存在,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古代建筑尚缺乏一套科學的設計程序,只能憑工匠的經(jīng)驗得出的大小尺寸去定制、備料與施工。
但它的好處是方便易行,只需按算出的尺寸去建造,建出的牌樓在形象上比較完整,從而在技術與藝術質(zhì)量上都有了基本保證。散布在各地的眾多牌樓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出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