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牌樓的存在不影響交通,不僅應該得以保留,而且還要千方百計地加以保護,因為北京地區(qū)的古建牌樓制作有其保存價值。
1、點綴風景,引人入勝 在風景區(qū)或古跡群內,盡管牌樓是陪體建筑,但是它往往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比如游人去十三陵,經過了長途跋涉,每當望見石牌坊時,都有一個共同的感覺:"十三陵到啦!"西山八大處寶珠洞山腰的"歡喜地"牌樓,點綴在青山翠叢之中,堪稱萬綠叢中一點紅。游人遙望便覺得心曠神怡,欲臨絕頂之信心倍增。
2、點綴城市,古色古香前三門大街兩旁高層建筑聳入云際,街上車水馬龍自然是現(xiàn)代化大城市的一般景象;但是當人們步入成賢街時,馬上就會覺得這是在古都北京的街巷中漫步。其原因除了古門道、下馬石、拴馬樁等的點綴之外,恐怕就是幾座牌樓在起作用了。牌樓的存在使得街巷古色古香。
3、留作教材,每處古跡都有一定的意義,每座牌樓往往又有它自己的特殊意義。如上文所述及的“保衛(wèi)和平”坊,頤和園牌樓的屢毀屢修及其“擋眾木”的作用等,都具有教育意義。何況牌樓本身精雕細刻,飛金走彩,還具有高超的藝術價值。
4、歷史的標本,北京的歷史源遠流長,在整個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不過是一排晶瑩的浪花。歷史上各個時期的文物,都不能以金錢來估量。每座牌樓都可以看作是當時歷史事件的見證。如東長安街牌樓和東單牌樓就曾目睹了火燒趙家樓的壯舉及沈崇受辱的事件等??傊畱4姹本┑呐茦?,如必須拆除,應考慮遷建,千萬不可廢棄,古跡文物,千金不換。
古建牌樓制作在周朝的時候就已經存在了,《詩·陳風·衡門》:“衡門之下,可以棲遲?!薄对娊洝肪幊捎诖呵飼r代,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葉的作品,由此可以推斷, “衡門”至遲在春秋中葉即已出現(xiàn)。衡門是以兩根柱子架一根橫梁的結構存在的,舊稱“衡門”也就是牌坊的老祖宗。